河北保定:外籍師生走進千年古鎮體味華夏文明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參觀古村落、村史館,訪民宿,學老調,聽相聲,體驗扎染、剪紙、活字印刷術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項目……日前,河北大學外籍教師和留學生走進位于古城保定附近...
來華留學教育的中國價值觀傳播探索 [摘要]做好來華留學生中國價值觀的傳播,幫助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來華留學生中國價值觀傳播過程中應破除理念滯后、方法陳舊、不適應國際學生學習特點的問題,內容上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授,補充注重當代...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英國大學聯盟召開視頻會議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眾)近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與英國大學聯盟(UUK)首席執行官阿利斯泰爾·賈維斯舉行視頻會晤。 杜玉波表示,在當今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教育交流合作的意義和...
《歐美經典英文戲劇》出版 把西方故事搬向中國舞臺 近日,《歐美經典英文戲劇》一書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國內首本獻給青少年的歐美經典作品改編的英文劇本集,也是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繼《用英語演中國故事》之后策劃推出的又一力作。至此,新航道已推出...
海濱“明珠”符拉迪沃斯托克 2018年-2021年間,我以國際中文教師志愿者的身份赴任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符拉迪沃斯托克從事對外中文教學工作。在3年多時間里,我逐漸感受到這座濱海小城的重要性:作為一處景色秀美的旅游勝地,它每年吸引著大批中...
在“家”過大年 中國的春節臨近了,我想起那一年春節我收到的一個令人驚喜的邀請——去一個中國家庭過年。下面我就講述一下我對那年春節的美好回憶。 事情還要從2016年說起,那年8月我在巴西孔子學院遇到了我的第一位中文老師,...
以“感知中國”創新開展來華留學工作 2020年5月17日,習近平主席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對各國優秀青年來華學習深造表示歡迎,鼓勵他們多同中國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扎根中國大地的中外合作辦學發展路徑思考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高等教育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和成果體現,在發展之初即被寄予“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任。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外合作辦學秉持這一初心,不斷摸索前行,...
阿爾罕布拉宮:一次美的旅行 在春季,與導師和同學們一起來一場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的修學旅行,著實是一次最棒的學習之旅。 在藝術層面,阿爾罕布拉宮的建筑形式充分體現了自然的秩序。這座被光線、色彩、詩意裝飾起來的建筑完美呈現了中...
交房租時締結的跨國友誼——我和比利時房東夫婦的故事 求學海外,租房總是繞不開的一件大事。初到比利時,交房租確實給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壓力,但后來卻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難得的“小確幸”,我甚至開始期待每月一次的交房租。這個故事還要從我的房東說起。 我...
自2020年首次舉辦以來,中國教育電視臺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共同發起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與大力支持。今年,承襲“中華文化,世界傳播”的宗旨,第三屆“...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12月21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西北政法大學承辦的“游古城西安,品中華韻味”——“漢語橋”線上團組交流項目開班。來自西北...
[摘要]疫情全球化常態化、國際教育大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傳統跨境教育交流模式自身的局限性,制約了新時期高等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的規模和質量,在地化即本土導向的大學國際化路徑亟待深入...
今年,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簡稱“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迎來建院10周年。10年來,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始終堅持“質量立院,人才強院,協同辦院,聲譽揚院”的辦院理念...
9月10日上午,上海紐約大學(簡稱“上紐大”)舉行了2022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新生齊聚地處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555號,準備開啟精彩的大學生活。...
黨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次將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放在一個部分中進行統籌部署、集中表達,確定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
[摘要]引導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充分發揮大眾傳播媒介的傳播力和公眾認知塑造力,對于對外傳播和國家形象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新聞傳播學類來華留學生為著眼點,從專業重要性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擺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來華留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加強我國與世界的溝通和理解具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
曾被清華大學聘為最年輕教授的顏寧受邀赴美從教5年后,最近宣布即將回國擔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這一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她的回國理由是要打造一方平臺,同時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的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humansoftheke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