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構建科學的人才績效評估體系與模型,是保證高校教育質量的關鍵措施。
針對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的瓶頸,陜西師范大學張建祥教授《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研究》一書,系統闡釋了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的地位與作用,構建了人才培養績效評估體系模型,剖析了人才培養績效評估中的政策內在關系,探討了開展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的方法、措施。
立足于我國高校深化校內綜合管理改革的歷史機遇和挑戰,該書以改革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提高高校辦學水平為目標,探索改進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體系路徑。
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意在通過現代科學手段,對教育與教學過程、教育投入與產出、教育效果與效益等進行評估,促進高校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此,該書著力論述了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的本質特征、價值內涵、理論基礎、指標體系、國內外經驗、績效評估體系建設的協調機制和制度保障等議題。
目前,人才培養績效評估仍存在短板和問題。對此,該書提出了針對性建議。一是提出構建人才培養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新路徑。以第三方評估機構為主體,建立多元參與的組織架構和評估模式,按照學校類型和學科類型設計科學適用的評估指標體系,并針對不同學校和學科設計不同的指標權重。二是深化關于政府在評估中的職能認識,推動政府改變學校治理模式,引導學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依法依規、自主管理、自主辦學。三是開展人才培養績效評估要建立協同機制。人才培養績效評估活動的有效實施,不僅要發揮好政策的杠桿調節作用,而且要重視評估活動涉及的行為主體,即政府、學校、教師、學生、員工、用人單位等的行為對評估活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從規范管理的角度來看,引入利益相關者的協調機制,也是提高人才培養績效評估水平和效率的關鍵環節。
該書用事實和數據說話。收集國內外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及戰略績效評價的相關研究成果與政策文件,運用歸納與演繹的邏輯方法對已有研究文獻進行整理、分析、提煉,深入體悟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在世界范圍內的研究水平與發展趨勢。同時,運用系統分析、勾畫基本線路、構建模型框架、設計圖表等多種統計學方法,設定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的指標體系,確定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各級權重,對各級權重進行數值化分析,并詳細介紹評估標準設定的原則、程序和方法。
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效果。教育研究者要持續跟蹤、研究高校人才培養績效評估實踐,分析問題、總結規律,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貢獻力量。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02月09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humansoftheke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